一榀箱梁≈100头大象 渝湘高铁重黔段最后一榀箱梁“上架”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出口额为34.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
通过优化并网流程,简化并网手续,提高服务效率,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持续健康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对推动节能减排,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发电容量为2.5千瓦,以专用插座方式接入家庭内部380伏低压回路,运营模式为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日均发电量约6~8千瓦时。通过实体营业厅、95598客户服务热线、网上营业厅等多种渠道,向客户随时提供并网咨询服务。这标志着该项目实现了从并网申请、验收调试到电费结算的全过程流转,对其他光伏并网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效应。一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按照四个统一(统一管理模式,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工作流程,统一服务规范)、便捷高效、一口对外的原则,切实做好分布式光伏并网服务工作。根据国家能源局《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年底,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100万千瓦以上,年发电量达250亿千瓦时。
加强配套电网建设,国家电网公司加大配电网投资力度,承担接入公共电网的分布式光伏送出工程,以及因分布式光伏接入引起的公共电网改造工程投资。简化接入技术要求,国家电网公司将健全技术标准体系,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接口一体化设备研制。面对深陷负债危机的尚德电力,无锡政府其实并不愿意看到无锡尚德破产清算;而对华尔街来说,则更希望变卖无锡尚德的优质资产来避免债务违约,继而波及在美上市的尚德电力。
而后,股东方为避免尚德电力破产,又开始为出售GSF的光伏电站扫清障碍,同时将到期的可转债延期了两个月。然而好景不长,多晶硅价格2008年飙升至400美元之后便急转直下,到触底时每公斤仅为16美元。自今年3月开始,其部分债务陆续到期,尚德电力已无力偿还。尚德走到今天这个地步,除了整个光伏产业的大环境恶化,也与其经营决策失误有关,主因还是在于尚德本身。
尚德神话至此彻底破灭。为此,无锡尚德不得不提前终止合同并支付了2.12亿美元的赔偿金。
但尚德破产重组毕竟拉开了整个行业兼并重组的序幕,其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尚德雪上加霜,负债累累。据媒体报道,2007年至2011年期间,尚德电力向亚洲硅业提供了15亿美元的无条件支付合约、近7000万美元预付款和1000万美元无息贷款,并作为亚洲硅业的唯一客户,通过采购大单、垫付款项、主导融资等方式,对亚洲硅业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利益输送。这些年尚德高层已被光伏早期迅猛增长的势头所迷惑,猛踩油门投资过于激进,经营频频出现重大错失,而当行业发生趋势性转变之时就来不及刹车。
在遍及全球的多家分支机构中,无锡尚德的产能要占尚德电力的95%,是尚德电力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国外进口的价格远低于国内的生产成本,更是让一些计划复产的企业望而生叹。与赛维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主动采取收缩产能、业务专一化等积极自救措施截然不同,尚德的大量负债都是以全资子公司无锡尚德作为平台承担的,相关投资者希望使无锡尚德破产而保全上市公司股东的利益,这恰恰是与无锡市政府和众多债权银行的利益相悖的。到2011年底,尚德电力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2亿元,股价一度接近90美元,并成功打入欧美、日本等市场,成为全球光伏巨头之一。
在严俊文看来,推动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是双反预期和下游企业补充部分库存的需求。至2004年,公司产值翻了十倍,利润接近2000万美元。
从最近的上网电价扶持力度可以看出,政府的政策补助远低于市场预期,表明政府还会让市场继续洗牌,直至留到最后的一批优质企业能够存活下来。尚德的破产重组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但其实际影响还是有限的
在遍及全球的多家分支机构中,无锡尚德的产能要占尚德电力的95%,是尚德电力最主要的组成部分。2006年,眼见原材料多晶硅的价格一路高涨,尚德电力与美国MEMC签订了长达十年期的供货合同,以每公斤80美元的购入价格,低于市场价150美元。尚德电力在纳斯达克[微博]的股价,2011年底一度接近90美元。事实上,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风声鹤唳之后,光伏产业已经出现回暖迹象。此前,施正荣等便被指控转移资产,通过成立数十家公司开展关联交易,并套取政府税费返还高达86亿元。到2011年底,尚德电力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2亿元,股价一度接近90美元,并成功打入欧美、日本等市场,成为全球光伏巨头之一。
2012年一季度末,尚德电力的资产负债率就已高达81.64%,总负债达到了35.754亿美元,而手握现金不足5亿美元。近期国外市场持续回暖,下游光伏组件出货量增加,而国内多晶硅生产商则处于停产检修状态,短期内出现了一定的供应缺口,为价格复苏提供了契机。
然而好景不长,多晶硅价格2008年飙升至400美元之后便急转直下,到触底时每公斤仅为16美元。与赛维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主动采取收缩产能、业务专一化等积极自救措施截然不同,尚德的大量负债都是以全资子公司无锡尚德作为平台承担的,相关投资者希望使无锡尚德破产而保全上市公司股东的利益,这恰恰是与无锡市政府和众多债权银行的利益相悖的。
2011年国内光伏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已从2009年的30%一路跌进负值,出现了全行业亏损。自今年3月开始,其部分债务陆续到期,尚德电力已无力偿还。
传言称,施正荣拒绝将全部个人资产作无责任担保,无锡尚德与无锡市政府谈判破裂。但在尚德繁荣的表象下已能嗅到危机的信号。这对老牌的光伏企业来说无疑于当头重击。尚德的破产重组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但其实际影响还是有限的。
从最近的上网电价扶持力度可以看出,政府的政策补助远低于市场预期,表明政府还会让市场继续洗牌,直至留到最后的一批优质企业能够存活下来。一旦下游需求再次缺乏支撑,将给企业致命的打击。
光伏前路对于整个光伏行业来说,一个巨头的倒下并不会给市场带来实质性的冲击。决策陷阱即使外部环境再不好,也没有哪家企业像尚德这样,产能扩张得这么激进。
王勇认为,现在的光伏行业整体上是靠政府在支撑。2005年施正荣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尚德电力,100%控股无锡尚德,此后便在美国纽交所上市。
王勇感慨地说,这么大一家企业走到今天这一步,内部的关联交易和财务运作都出了问题,施正荣有脱不开的责任。严峻文同样认为,无锡尚德进行破产重组,而不是破产清算,其先进的生产线和品牌优势肯定会作为优质资源得以保留,不会产生全局性的影响。此后的无锡尚德一路高歌猛进。古语云:盈满则亏,盛极而衰。
尚德神话至此彻底破灭。从云端跌落2001年,怀揣十多项专利技术回国创业的施正荣,在无锡市政府的支持下创办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光伏电池与组件的生产。
目前多晶硅的价格出现了短暂的企稳回升,硅片和电池片的价格也有所回升。重组无锡尚德的提议被施正荣拒绝后,股东希望能出售尚德电力所持有的环球太阳能基金(GlobalSolarFund,简称GSF)偿还可转债,但随即爆出的GSF反担保事件让双方矛盾更为激化,2012年8月施正荣被迫辞去尚德电力CEO职务。
此事也让无锡市政府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而后,股东方为避免尚德电力破产,又开始为出售GSF的光伏电站扫清障碍,同时将到期的可转债延期了两个月。